10月20日,全球风电盛会——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(CWP2025)在北京·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。中国中车以风电全产业链创新之姿,携风光储氢等绿色多元技术、系列创新产品以及AI+风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惊艳亮相,向海内外专家及行业伙伴展示了其全产业链创新成果,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
全链协同,构建绿色能源新生态
中国中车依托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,构建了覆盖风电全产业链的产业格局。此次展会,中国中车展示了以风电整机为核心,涵盖发电机、叶片、塔筒、变流器、齿轮箱、变压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实力。
中国中车不仅提供单一设备,更着眼于系统解决方案。展出的四大技术平台——系统解决方案技术平台、环境适应技术平台、电网友好型技术平台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平台,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灵活组合,为平原、山地、高海拔、海上等复杂环境提供最优配置。
多元绿能,破解能源系统难题
在中国中车展区中央,一座集海陆场景于一体的大型沙盘成为焦点,生动呈现了风、光、水、储、氢等多领域融合创新的成果。
储能系统,6.XMWh储能系统具备高能量密度、MWh成本低,有效提升能源存储效率。抽水蓄能技术,实现能源灵活存储与调配,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、波动性问题。构网型PCS,具备惯量支撑、阻尼控制、独立启用等独特功能,可高效调压调频,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系统解决方案。制氢技术,融合直接海水制氢、碱性制氢、PEM制氢多技术路线装备,形成海上风电离网制氢整体解决方案。
中国中车推出的适应丰富场景的 “风光氢储”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,正在全面推动清洁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。这种多能互补的模式,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。
海上风电,解锁深海绿能
海上风电,尤其是深海风电,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战场。本次展出的“启航号”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,其叶尖速度相当于高铁速度,扫风面积相当7个足球场。在设计风速下年满发小时数约为3500小时,每转动一圈能满足一个家庭2至4天的用电需求,每年节约燃煤约2.5万吨。
技术发布的26MW海上固定式风电机组,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之一。机组采用轻量化半直驱技术路线,实现了功率与可靠性的有效平衡,可广泛适配中高风速海域。其风轮扫风面积约7.7万平方米,单机每年可输出高达1亿度清洁电能,可满足5.5万户家年用电需求。
陆上风电,驾驭极致环境
在陆上风电领域,中国中车不断对极致环境适应性技术进行挑战。针对高海拔与超高海拔环境研制的陆上5.x-6.x机型,已在全球最高海拔的西藏八宿风电项目中批量应用。“大风轮、低风速”的设计和高效气动翼型与增大风轮直径技术,有效保障其在稀薄大气中的卓越发电能力。机组采用高原专属电气绝缘强化与冷却优化技术,关键材料与涂层具备抗紫外、耐低温性能,智能控制系统可自适应高原湍流与极端风况,有效保障严苛环境下的长期可靠运行。
面对陆上不同极端环境,中国中车还推出了多种针对性解决方案。其中,12.5兆瓦沙戈荒用风电机组“凌风号” 是国内首个下线的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,通过智能控制策略优化,以年均风速7.5米/秒计算,“凌风号”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约3800万度,与上一代机组相比可提升15%以上,度电成本降低8%,经济效益显著。其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适配不同风场需求,为沙漠、戈壁等复杂地形的开发开辟了新路径。这些技术创新让风电开发在更具挑战性的环境中成为可能。
核心部件,夯实产链竞争优势
中国中车在核心部件领域的持续突破,为其全产业链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全球首台12MW级超大功率高速传动系统永磁风力发电机融合高速永磁、AI智能寻优等多项前沿技术,集双馈与中速永磁技术路线优势于一身,是应对海上风电平价市场的利器。
适用于深海风力发电系统的66kV海上风电机舱油浸式变压器,采用66kV输电等级,可实现机舱内悬挂安装,可节省低压电缆和减少集电线损耗,是大容量海上风电输变电设备的优选方案。
26MW级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作为全球最大功率等级风机,具有轻量化、耐低温等特点,传动系统减重约5%,单台机组年发电量最高可达1亿度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万吨。
AI赋能,风电运维智能变革
随着风电规模不断扩大,运维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中国中车创新提出了 “AI+风电技术整体解决方案” ,瞄准风电行业长期存在的故障诊断困难、预测精度不足、非计划停机频繁等核心痛点。该方案以 “大模型预训练+小模型精调” 为核心技术路径,有机融合物理机理与数据驱动双重优势,成功研发出专用于风电设备监测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大模型。以整合高精度传感设备、无人机巡检系统、爬塔机器人及水下ROV等立体化感知终端,结合AI故障预测算法、运维优化策略与数字孪生技术,实现了运维过程的智能化升级。通过自动化异常检测与数据标注环节,有效提升检测效率超40%,显著降低运维成本30%以上,同时将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0%以上,预期延长风机使用寿命3-5年。智能化运维正成为风电行业降本增效的关键路径。
从零部件到整机,从单一发电到多元融合,从被动维护到智能预测,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,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,中国中车凭借其全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,正推动能源行业向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可持续的方向阔步迈进。(文轶洲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 中华能源网 » 中国中车携全链成果亮相CWP2025 为全球能源转型提速